近年來,隨著下游行業發展以及對原料需求的增加,特種漿行業和精制棉行業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2007-2008年度、2010-2011年度市場價格隨著原料價格出現兩次過山車似的大幅波動,迫使下游用戶紛紛在原料的替代和穩定供應上下功夫,纖維素行業紛紛選用木漿為主要原料。加之,國內少數特種漿、精制棉生產企業的發展和賺錢效應以及化纖漿行業的不景氣,促使國內化纖漿生產企業,紛紛加入到特種漿和精制棉行業,一時間,特種漿、精制棉漿形成嚴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行業競爭加劇,發展空間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對特種漿、精制棉行業發展造成了深遠的不利影響,現就行業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談些粗淺的認識:
一、 下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對原料的需求變化
(一)纖維素行業
1、以CMC、MC、HPMC、HEC等為主的醚類纖維素行業和以NC為主的硝化纖維素的發展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醚類纖維素產能120萬噸,其中國外70萬噸,國內50萬噸,主要分布中國、美國、德國、瑞典、芬蘭、意大利、巴西、泰國、韓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近幾年來,由于部分跨國公司把生產基地不斷向國內轉移,所以出現國外緩慢增長,而國內快速發展的態勢。國外公司象三星公司這樣快速發展的公司不多,反而還出現了CPKCO這種因荷蘭工廠爆炸而關閉工廠的情況。反觀中國國內產能不斷增長,如2010年亞什蘭(ASHLAND)新建南京公司,產能1萬噸,目前又打算再擴0.6萬噸;阿什蘭江門公司關閉精制棉為原料的老生產線,擴建新的生產線,總產能增加至1.5萬噸;阿克蘇諾貝爾(AKZO NOBEL)在中國寧波新建1萬噸EHEC項目;上海申光現有3萬噸;河北鷹特現有2.5萬噸,在建3萬噸;重慶力宏現有5萬噸;上海長光現有3萬噸;魚臺奧倫特現有1萬噸,擬擴建2萬噸;另有CPKCO公司2009年在泰興建設的年產1萬噸CMC項目以及廣饒福利精制棉自建的1萬噸CMC項目,2011年興宜通達在江蘇濱海新建1.5萬噸CMC項目等等。據悉,DOW也有打算在中國新建項目,預計,跨國公司生產能力的轉移將繼續下去。有跡象顯示,印度CMC產業也將隨著這種轉移有所發展。中國產能發展較快有其內生的發展動力,主要因素一是因為中國有豐富的原料;二是中國有一定的行業發展基礎;三是中國人工成本相對便宜;四是環保因素;五是中國市場成長較快,市場容量大,尤其是這些年房地產、醫藥、乳業、陶瓷市場發展較快。去年以來纖維素醚行業下游行業不斷開發新的應用領域,現已開發出CMC代替瓜兒膠的應用技術,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增加了高粘CMC及其他醚類纖維素的用量。有專家預計僅此就可增加CMC使用量20-30萬噸,所以纖維素醚行業,還將保持較快發展。但是我認為未來兩至三年,纖維素行業會維持一定增長,但不會有大的發展,主要原因一是整個行業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需求不旺盛影響;二是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三是因為全球范圍對原油需求增長緩慢;四是因為目前產能擴張較快,市場需要一個消化過程。
2、對原料的需求情況
?高粘產品及部分特殊品種繼續依賴棉漿,但比例下降,棉漿市場被嚴重壓縮。
?行業內逐步出現對棉漿(精制棉)的差別化需求,如超高粘、高白高粘、高粘低塵。
?對棉漿(精制棉)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對粘度要求越來越高,對塵埃要求越來越低。
④由于前兩年棉漿價格大幅波動,棉漿價格一度甚至出現$3500元/噸(¥25000元/噸)的價格,迫使纖維素行業大量使用木漿,特別是造紙級木漿作為原料,目前國內外全行業造紙木漿的使用比例普遍達到50%,有的工廠使用達到70%以上,大大擠壓了棉漿市場。
⑤在非木漿原料中,國外企業及有外資背景的國內企業以卷筒棉漿為主,內資企業仍以精制棉為主,雖然有少量國內企業嘗試用少量棉漿,但行業內遠沒有形成棄精制棉改棉漿的趨勢。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棉漿價格普遍高于精制棉10%以上,大多數內資企業無法消化這部分成本;二是部分骨干精制棉企業產品質量較好,能夠滿足用戶要求,棉漿沒有優勢;三是工藝及使用偏好;四是市場拓展力度不夠,宣傳引導不夠。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醚類、硝化、醋酸纖維工業共使用棉漿16.2 萬噸,其中國外纖維素醚工業共使用棉漿11萬噸(見附表1),三醋酸纖維工業使用棉漿1.5-2萬噸,全球硝化棉行業使用棉漿1萬噸,國內醚類纖維素工業共使用棉漿1.2萬噸。國內外企業對精制棉的總需求量大約30萬噸,其中纖維素醚使用26萬噸,硝化纖維素使用4萬噸。國外企業對精制棉的需求總量在1萬噸,其余為中國企業使用。
4、特種紙行業的現狀及原料需求
工業特種紙行業大都分布于日本、德國、美國、中國,工業特種紙主要用途為工業濾紙、生活用紙、包裝、裝飾用紙、繪畫紙、證件、護照用紙、電器絕緣紙、其他特種印刷品用紙等等。工業特種紙主要以木漿為原料,部分使用棉漿為原料。制約棉漿在工業特種紙中應用的主要因素除挺度不及木漿外,最主要的還是價格因素。大部分工業特種紙行業企業規模小,其對原料要求質量高、品種多、批量小,我公司產品在工業特種紙行業銷量較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質量達不到要求;二是由于其要求高、品種多、批量小而沒有重點開發。全球工業特種紙行業對棉漿的需求量大約在1.4萬噸左右,大約分布為:日本0.3萬噸、中國0.4萬噸、美國0.3萬噸、德國歐洲0.4萬噸。
綜上所述,全球纖維素醚、酯工業和鈔票紙共需要各類棉漿為22.2萬噸,其中醚、酯類纖維素15.2萬噸,幣漿5.6萬噸,工業特種紙1.4萬噸。精制棉的需求量為30萬噸。預計3-5年后,全球對精制棉棉漿的總需求將達到28.4萬噸,其中醚、酯類纖維素需求17萬噸,鈔票紙需求9萬噸,特種紙需求2.4萬噸。
二、同行業相關競爭企業現狀及供應能力
1、粘膠纖維原料發生的變化
(1)化纖棉漿由主角變為配角
2007年-2011年,國內粘膠纖維年產能由100萬噸/年,猛增至300萬噸/年,而同期化纖棉漿由于環保等因素影響,產能基本沒有大的變化,粘膠纖維僅靠棉漿為原料,不能保證其使用要求。同期,溶解木漿產能在大幅提升,與此同時長期以來制約溶解木漿的質量問題即甲纖含量偏低的問題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再加上溶解木漿行業多年來的引導消費、市場攻關、木漿質量穩定、價格穩定、供應穩定的巨大優勢釋放出來,溶解木槳順理成章的大比例替代棉漿,占據了粘膠纖維原料的主要地位,目前,在國內粘膠纖維原料中,木槳比例大約已達到70%左右,國內大部分粘膠纖維棉漿行業產能閑置,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全行業處于嚴重的虧損狀態。
(2)化纖棉漿廠的艱難選擇
粘膠纖維及其原料的發展變化,也引導、迫使化纖棉漿行業痛定思痛,尋找出路,以圖自救,行業內也已經或正在發生著以下變化。
?一部分企業如銀鷹化纖、雪龍科技等企業先知先覺、未雨綢繆,率先進行產品結構調整,目前已走出了各自的發展道路,在全行業不景氣的同時,仍然有比較良性的發展。
?部分化纖棉漿企業步入雪龍、銀鷹后塵,也干起了特種漿(精制棉),如三友東光、河北吉藁、湖北金環。
隨著化纖漿廠進入特種漿(精制棉)行業,必將引導這個本來就供大于求的行業發生一輪新的震蕩,加大行業競爭,產生新的洗牌效應。
2、特種漿行業
當前,特種漿行業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原有特種漿廠尚吃不飽飯,新的競爭者又盲目跟進,整個行業即將面臨嚴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具體地說,特種漿廠正呈階雁陣發展形態。排在行業第一位的頭雁當屬美國BUCKEYE公司,該公司以其最強大的研發能力,最高端的產品結構,最優質的產品質量,最良好的質量信譽,雄踞全球行業第一的位置,該公司剛被美國佐治亞太平洋公司(GEORGIA-PACIFIC)收購,其發展變化值得我們重點關注。排在行業第二位置的是美國南方纖維素公司(ADM SOUTHERN CELLULOSE)和銀鷹化纖,這兩個公司產量、質量都相差無幾。排在第三位置的就算我們公司了,我們公司在產品質量上不及以上兩個公司,產、銷量也略遜一籌,排在行業第三應該名至實歸。排在行業第四位的要數山友東光和河北吉藁兩個大型化纖漿廠了,這兩個公司都是行業大化纖廠的配套原料基地,技術力量雄厚,特種漿剛完成試制,少量產品通過部分用戶試用,進入行業的時間差不多,是很相當的兩個公司,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個家公司以后將會成為我公司的重要競爭對手。除此之外,國內現有多家企業進軍特種漿行業,如山東恒聯、金漢江、光大山河科技公司、金疆化纖、光明紙業等企業。預計未來三年形成生產能力參與市場競爭的會有5家左右,這些企業共同排在第五梯隊。目前,前三梯隊公司每年銷售各類棉漿大約17-18萬噸,其中特種漿15萬噸左右,幣漿、特種漿2-3萬噸。前三梯隊的特種漿生產能力為30萬噸。后兩梯隊也將形成10萬噸特種漿總生產能力。市場將會出現嚴重的供需不平衡狀態,可以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市場處于混戰前夜,化纖漿行業的宿命又要重演了。而現在給我們留下的時間最多還有一至二年時間。
3、精制棉的行業情況
(1)精制棉行業現狀
目前,國內精制棉行業和前兩年比有一定的變化,除原有一些生產廠外,新增一些規模較大的新企業,如湖北金球、山友東光、河北吉藁、祥云化纖、光大山河科技、泰昌化纖公司等。全行業萬噸以上的企業有金漢江、瑤華、廣饒、廣陽、鷹特、北化股份、光大、湖北金環、山友東光、江蘇如東、源昌纖維素、明達棉業、金秋棉業、金疆纖維素、祥云化纖等,全行業總產量30萬噸左右,總產能48.5萬噸左右,行業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其中金漢江、瑤華、廣饒、廣陽等企業在行業中產品因質量較好、規模較大,有一定的行業影響力,其余大部分企業產品質量較差,因此,高品級精制棉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精制棉行業經過2009年上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較好的賺錢效應后,全行業處于艱難地維持階段。
(2)發展精制棉產品的有利條件
?近兩年來以來,下游行業發展相對較快,這是精制棉產品發展的良好背景。
?行業內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沒有形成具有壟斷能力的企業,這有利于新進企業的市場拓展。
③行業內只有少數幾個廠質量較好,其他大多的精制棉廠管理不善、產品質量較差,因此,高粘、高白、低塵埃的精制棉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④行業內多數企業基本沒有污水治理能力,一旦遇到天干、缺水或兩會等特殊階段,這些廠家就關、停。因此,從長期,看這些廠無法生存;從短期看,這些廠也不能作為下游大用戶的主要供應商。污水處理設施完善,運行正常,綜合能力強,發展精制棉有巨大優勢。
⑤由于化纖棉漿的市場基本被木漿擠占,因此棉短絨也由原來的市場寵兒淪為供大于求的平常貨,這個根本的變化也徹底的解決了長期以來精制棉原料的短缺態勢,有利于產品生產和質量提高。
(3)發展精制棉產品的不利方面
?由于行業本身產能就過剩,又有新的競爭者加入,市場總體供大于求,發展精制棉有一定難度。
?精制棉普遍價格偏低,行業內只有極少數的下游用戶以較高的價格采購高品級精制棉,這種現象隨著競爭的加劇也很難一枝獨秀,行業內其他企業眼前也是勉強維持。
?利用我公司的綜合技術能力,加大質量管理和技術研發,發展高粘、高白、低塵高端精制棉,占據高端市場。
?優選規模大、產品檔次高、對價格消化能力強、信譽好的下游大用戶為我公司合作伙伴,加大精制棉市場拓展力度,打造產品高端用戶群。
④制定精制棉市場拓展實施方案,加大精制棉市場拓展力度,使我公司精制棉盡快占領精制棉高端市場。
(一)市場嚴重供大于求的原因分析
1、幾年來,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需求不旺,纖維素行業需求增長緩慢,落后于原料行業產能擴張。
2、粘膠纖維的主要原料化纖棉漿被擠到了配角的位置后,化纖棉漿行業銷售急劇下降,產能過剩,部分化纖棉漿廠盲目跟進轉產生產特種棉漿,造成特種漿預期產能嚴重過剩。
3、精制棉廠近幾年也得到了一定發展,部分企業也在增加產能,甚至進入了特種漿行業,如湖北金漢江。
4、造紙木漿廠數千萬噸的產能,對于區區纖維素行業來說,可謂用之不竭。纖維素行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維持生產經營,紛紛走低端路線,選擇價格只有不到特種棉漿一半的造紙木漿為原料,這一步也是被特種漿(精制棉)逼出來的。事實上,這幾年是造紙木漿拯救了整個纖維素行業。但是就是這個纖維素行業的最大功臣,大大擠壓了特種棉漿和特種木漿的市場,成了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二)公司產品戰略應對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們要更加地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標準,強化共識,在產品品種開發和產品質量提升上狠下功夫,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上下功夫,在降低生產成本上下功夫,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趕上或縮小與前面三家公司的產品質量差距;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化解危機,給公司發展戰略調整贏得時間;只有這樣,我們的產品才能站穩市場,利于不敗之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被后來者趕上。具體建議如下:
1、強化精品立市戰略,以精品站穩市場,以精品取勝對手。
(1)強化精品理念,弘揚精品文化,營造精品氛圍。
我認為,如果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現在的產品質量上,如果我們僅僅滿足生產一般質量的產品,我們很快就會被后來者追上,我們不久的將來,就會和后來者在低水平上爭市場、拼價格、苦掙扎。要想擺脫這種宿命,我們就要打造精品,參與高端競爭,進入第一方陣,進入安全區,拉開和追兵的差距。要想生產精品,就要樹立精品思想,打造精品氛圍,推進精品工程,使全公司上下思想統一、認識統一、步調一致的邁向精品之路。
(2)大力推進質量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精品產品,真正做到人有我優。只有這樣才能拉遠和后來者的距離,和第一方陣在更高水平上競爭,只有這樣才能延長我們的產品生命。
(3)加強過程監督,嚴把關鍵節點,嚴防非精品流向市場。
(4)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打造“三無產品”:即內在質量無波動,外觀質量無反復,用戶長期無投訴的放心產品。
2、充分研究市場,研究用戶,了解用戶需求和用戶一道走合作開發的路子,不斷開發出適合不同用戶需要的差別化產品,豐富我們的產品線,充實我們的產品品種,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給我們創造更多機會。
3、狠抓搬遷改造的裝備提升;狠抓國內外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提高;狠抓新產品研發工作;盡快開發出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高端產品,象BUCKEYE公司那樣成為令用戶敬重的伙伴,成為令同行業敬畏的對手,成為在高端產品領域不可選擇、無法替代的產品。
4、調整產品發展戰略,理順各品種發展思路,既要把我們的優勢品種做好,更要把現在發展不太好的產品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