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回暖乏力,國內經濟下行重力加大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動下,纖維素行業尤其是精制棉行業受產能過剩,下游消費需求不旺等多種因素疊加的影響,近幾年來企業經營較為困難,大部分企業一直在寒流中徘徊。如何使企業擺脫困境、沖出陰霾、穿越寒冬,除企業練就硬功、提質提能、補齊短板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機遇、逆勢奮進。
一、分析和掌握棉花的市場現狀是把握機遇逆勢奮進的根本保證。
棉花行業與纖維素行業息息相關休戚與共,棉花產業發展根系看纖維素產業的發展。2015年棉花行業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種植面積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全國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下降24%,達到4818萬畝。其中新疆種植面積減少7.9%,長江流域減少38%,黃河流域減少47%。棉花產量僅為560萬噸,較上年下降19%,其中新疆減少9%,長江流域減少35%,黃河流域減少50%左右。棉短絨市場也發生斷崖式變化,產量重心集中在新疆,內地產量銳減,總體棉短絨產量比2014年下降25%以上。
2016年中國棉花協會對全國植棉意向作出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平均植棉意向下降11.5%,以協會2015年統計為基數,預計2016年全國植棉面積為4266萬畝。分區域看,新疆棉區植棉意向下降7.5%,黃河流域下降19%,長江流域下降15%。3月下旬到4月中旬新疆新棉種植將全面開始,黃河、長江流域,4月中下旬也將全面展開。今年國家棉補政策依然延續2015年不變,但補貼價格下降了3%,導致內地棉農消極因素增多,新疆棉農的積極性也良莠不齊。
由此綜合判斷,國內纖維素的基礎材料棉短絨2016年新花上市后趨緊狀況得不到根本性改善,但市場供需基本能保持平衡。同時也不排除其他轉向因素,所以必要時應建立多形式多層次的采購策略。
二、分析和掌握纖維素業內市場現狀是把握機遇、逆勢奮進重要路徑。
纖維素行業受前幾年規模擴張和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行業內下游三大產業無論是離子型、非離子型纖維素、硝化纖維素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整個行業已經進入了矛盾的凸現期、市場的調整期、深水的游弋期和競爭的博弈期,部分企業經營極為艱難,短時期內難以“返春”。作為纖維素行業的基礎材料精制棉經過多年的洗牌、整合和發展、質量和規模均有較大的提高,但離國際高端產品的需求和國內高端客戶的要求,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當前精制棉行業的發展亟待解決幾個重心問題來與其他行業互助共生、共克時艱、共同發展。
一是要加強創新。創新產品品質,創新制造裝備,創新生產環境,創新現代管理。只有創新,才能實現管理進步、技術進步、產品提升,才能對接國際市場,才能滿足國際國內高端市場的需求。
二是要加強環境保護。環境保護、廢水治理,綠色生態是行業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實現了綠色環保,才能實現綠色產品、生態產品,才能使企業駛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
三是要把握機遇。在踐行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在國家繼續實行棉花產業政策調整的大環境中,行業企業一定要把握機遇、乘勢奮進理性經營?!皺C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把握和應用機遇的能力決定著機遇的價值,在供給側改革中實現有效供給。
四是要團結協作,凝聚共識。行業企業一定要緊密合作、揚棄吐納,同頻共振、勇為善為。利用好纖維行業協會的平臺,精制棉會員要珍惜和利用好協會的平臺,纖維素行業協會對精制棉產業來說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這個在其他協會中不多見。了解行業發展動態,特別是下游行業的動態,及時調整發展策略,順應下游行業發展的需求。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發展。提升行業精神區位,厚植行業發展優勢,升騰行業發展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