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切實擔負起纖維素行業高質量使命
(在中國纖維素行業協會2017-2018年工作會上的講話)
常務副理事長 張世安
尊敬的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春意盎然的季節,我們迎來了中國纖維素行業協會2017至2018年工作會在北京召開。首先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選舉我為中纖協常務副理事長和法人代表,也非常高興與各位理事、企業家見面溝通,商量行業協會發展。會前最大的擔心是怕把會議開的務虛,大家來一趟不容易。這么忙,沒有學到知識,沒得到較大的信息量,沒有收獲。這是我擔心的。剛才,海燕秘書長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五位同志代表自己的分會也進行了技術交流,我感覺分析的內容很實,分析的很到位,有高度、有價值。這幾個報告都很務實,我完全同意。
中國纖維素行業協會2012年12月成立以來,協會堅持為會員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工作方針,精心組織,求真務實,扎實開展各項工作,每個年度都較好地完成了工作計劃,從而促進了纖維素行業健康發展,協會地位也越來越高,行業地位、站位也得到改善和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民政部堅強正確的領導;二是歸功于中國兵器總經理溫剛同志對協會的支持和關心以及歷任北化集團各級領導的關心、呵護和協會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特別是海燕同志帶病堅持工作,一直在為大家服務;三是更歸功于我們會員單位、理事單位忠實地履行職責,克服重重困難,創新謀發展、努力開拓市場,為推動纖維素行業可持續發展都做出重要貢獻。
我參加過很多行業會,有些協會會議變成了吵架會。會上,上下游產業鏈“爭論不休”,但我們的這個會大家能真誠的,上下游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有一種真誠的氣氛。借這個機會,我講四方面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擔負起纖維素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纖維素及其衍生物產品的需求仍將會逐年增加,尤其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纖維素及功能材料在建筑涂料、生物醫藥、食品飲料、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需求量將會進一步增長。當前,纖維素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基本面是好的,行業注重環保治理,注重新技術的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包括注重應用領域的開拓,出口規模擴大、更難得的是整個行業在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還能保持一定盈利空間。我想,我們行業雖然不大,但作用不小,小行業、大作用。今年,我們中國兵器王澤山院士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研究的領域也是纖維素的應用范圍,所以我說小行業、大作為。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要面臨很多問題,表面看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三廢治理成本大幅增加,產品價格下滑問題、環保風險加大問題、產能過剩問題。這些問題,我感覺到如果再往深處想,在這些方面著力改變,一是技術創新。任何一個行業企業發展慢了,首先看看是否把技術創新放在首位;二是產品在用途上,開發面很窄;三是行業自律。由于行業小,沒有形成一定自律;四是環保安全壓力。環保是早投入早受益。安全問題“零容忍”是大趨勢。這些問題,需要各位企業家認真研究。做企業不容易,做纖維素產業,首先考慮資金鏈,你沒有資金鏈,企業就沒有血液流動,還有產業鏈,上下游哪個線斷了,你都不好過。還有面對環保的壓力,人工成本的壓力,安全風險的壓力都左右著我們。所以,我們會員單位一定要有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各位企業家要登高望遠,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逐步改進工藝、降低消耗、提高生產效率。我在各企業任董事長期間提出,要改變我們國家的火炸藥生產的模塊化、自動化、連續化,危險崗位無人化,非危險崗位少人化的生產格局。隨著我們纖維素行業企業不斷壯大和龍頭企業的發展,產業技術的逐步升級,優良資產和優勢企業不斷得到整合,前幾名企業的話語權將越來越大,也將把行業企業帶領發揮的更好。
二、充分發揮大協會的作用,凝聚行業企業的力量。大協會成就大行業,大行業造就大產業。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企業家都經歷了昨天創業的艱辛艱難;都見證了今天守業的艱辛;都思考過我們協會明天如何發展,如何迎接挑戰。在當前極其特殊的市場環境下,各企業領導和協會負責人要加強行業企業以精制棉、纖維素醚、硝化纖維素產業間的橫向合作,多探討資源配置、協作聯合、優勢互補、信息共享、最終實現多贏。協會要發揮國字頭的作用,行業協會是聯系企業和政府的橋梁和紐帶,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服務,全面準確的了解纖維素行業企業需求和國內外發展方向,特別是在行業企業資源環境約束、人力資源成本提高、融資渠道收窄等方面。要廣泛聽取會員單位意見,做好行業的代言人,及時反應會員單位訴求。加強和國家相關部委的溝通,幫助企業享受本地區的補貼或紅利。
三、協會要面對新任務和新目標,結合自身實際,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積極作為。目前,纖維素產品的生產涉及高溫、高壓、易燃、污水處理、廢氣等各工序,由于產品種類眾多,應用廣泛,各企業間工藝與設備存在較大差異,性能與品質也不盡相同,如果不按國家規范標準要求執行是十分危險的。因此,除了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外,行業應該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標準體系來規范行業企業行為是非常必要的。要理清和修訂現行國家、行業、地方纖維素標準,凡涉及公眾利益、健康、安全、環保等領域的纖維素產品都要建立統一的強制性標準和行業標準。通用技術大家要多交流,個人創新技術、專業技術應得到保護和利益回報。
四、行業協會技術委員會要充分發揮代表性強、技術水平高、涉及行業企業面積廣等特點,要認真研究技術問題。一開始我說過,任何一個產業發展好不好,首先考慮技術創新,是否把技術創新放在首位,這是最根本的根。也就是我們國家提出的新舊動能的轉換,老動能是什么?新動能是什么?老動能面很廣,老動能基本是人多、工資低、效率差,老動能帶領中國幾十年發展,后來隨著這個動能優勢沒有了,老動能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新動能轉換就是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科技的進步。尤其是我們制造工藝,還是靠人工生產,自動化程度不高,產品抑制性差,技術達不到進步,安全保證不了。技術委員會專家,每年要選擇一二個課題,解決幾件實事,為行業會員單位技術進步服務。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真正能走過風雨的、唯有熱愛與堅守。我相信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各會員單位團結合作、勤奮務實、主動作為,經協會和大家一道,勇于承擔,共同努力下,中國纖維素行業一定能夠再創輝煌,迎來高質量良性發展的美好局面。
謝謝大家!
|